沉默的宇宙,脆弱的人類
紙上的詞句在日光映照下,喚我走入人間,觀凡塵煙火,也讓我仰望星空,看宇宙浩瀚遼闊。
【仰望星空】
《三體》:沉默的宇宙,脆弱的人類
溫州翔宇高中 張羽
劉慈欣號稱“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水平”,我于是把韓松等的作品也翻了翻,似乎真不在一個層次,至少我看得沒這么起勁。劉的作品,確實更接近于克拉克的風格,而不是阿西莫夫,因此他自己反復說:“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對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溫州翔宇高中 張羽
不過,劉的小說還是有比較明顯的阿西莫夫的宇宙社會圖樣。如果非要去比較一下,劉的科幻,對未來科技的設計方向近于克拉克,對未來社會的圖式構想略近于阿西莫夫。
因為是一個讀書活動,所以我當時提了幾個問題:
1.這套書最觸動你的是什么?比如哪個(些)情節(jié)、哪句(些)臺詞、哪個(些)人、哪些技術設定和價值觀設定……
2.你覺得整套書的立足性邏輯是什么?它合理嗎?
3.你怎么看書中的幾個較主要人物?你最想談論他們中的誰?
4.你會對這套書提出哪些疑問?(或有哪些疑惑?)
5.如果非要挑剔,你覺得這套書有哪些邏輯不對或不妥或不當或不清的地方?
6.第二部叫《黑暗森林》,第三部叫《死神永生》,你會給第一部取一個什么名字?
7.如何看待劉慈欣的文筆?
《三體》系列三部看完,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茫然感,就如那句“當你合上書,走出房門,再抬頭看天空的時候,整個星空都與之前不一樣了”的感受。無論是龐大到直徑大于一光年的太陽系,還是遠達兩百多光年的藍星,在整個《三體》宇宙的描述下,都顯得如此狹小局促。
稍有一點空間還原能力的人,都不會把觀念停留在教科書上的太陽系模型,而會使用以下概念去還原:如果太陽系是一個足球場,那么太陽就是中點處的一粒芝麻,地球頂多只能是最細的一粒沙,肉眼幾乎不可見。
如果太陽直徑1米,那么地球直徑0.9厘米,二者距離108米。
所以你要設想的是,你站在太陽的位置看地球,就是看百米跑道外的一個櫻桃。
然后,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像一個大號蘋果,遠在500米之外。
而冥王星,像一;ń,遠在四公里之外。(雖然冥王星已被逐出了行星,但在《三體》里它有特殊地位,所以我把它包括在內了。)
——也就是說,在冥王星軌道之內龐大的約40平方公里范圍,只有一個直徑一米的太陽,和幾個蘋果、桔子、櫻桃、花椒、芝麻(連西瓜都沒有)。
你沒有看錯,行星軌道之內的太陽系,就是這么空曠。
而號稱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星云,遠達5000公里之外。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也就是《三體》中的三體世界,在太陽直徑一米的尺度下,它遠在四萬公里以外。
這個龐大的世界,又僅僅是銀河系的極小組成部分,如果銀河系一個足球場,那么整個太陽系又僅僅是它遠離中場、接近球門線處的一粒豌豆。
這個無比空曠而且接近絕對零度寒冷的世界,就是《三體》試圖描述的對象。地球上的高樓大廈,比我們看蟻穴更加渺小;我們能產(chǎn)生的全部熱量,只不過是太陽散發(fā)到宇宙空間的能量中無數(shù)個極其微小部分在地球上的儲存,對于宇宙來說,所占比例遠小于一只貓在南極大陸僅僅一次呼吸。
帕斯卡爾說:那些無限空間的永恒沉默使我充滿恐懼。
所以我給當時的PPT取了的名字是:沉默無言的宇宙,脆弱狂妄的地球。
我所理解的《三體》,是這樣的一組句子:
仰望星空的欲望是讓人類直立行走的原因。
如果距我們最近的恒星都有智慧文明,那么宇宙一定十分擁擠,可為什么它看起來卻是如此空曠?
是他們不存在,還是我們看不到?費米悖論:他們理應無處不在,但他們在哪里?
生物型智能可能是最為原始的智慧。萬物原理也許才是世界的最后真相。
社會模式的最后面目:零道德形態(tài),黑暗森林,以及規(guī)則的極致:“請你們幫助我們消滅人類,最后我們再消滅你們。”
上岸的魚不再是魚,水中的魚從此再已無法理解上岸的魚的道德。真正“進入太空”的人也不再是人,他們的進化方向恐怕必將是拋棄人類的幼稚道德,而尊重“天地有大德”之德,即萬物終極原理:物理規(guī)則。
所謂偉大人物不過是在歷史長河中有幸參與比賽的運動員,他們排列出名次,贏得了喝彩和榮譽,并因此名垂青史,但對長河的流向沒有任何影響。——人類的驕傲在宇宙尺度下毫無意義。
宇宙版“世界走得太快,人類的靈魂沒有跟上來”——可能永遠也跟不上來。
說《三體》很難避開《2001太空漫游》,劉慈欣應該不是謙虛,而真的是對克拉克的致敬。電影《2001太空漫游》里的下圖這個鏡頭,簡直就是《三體》里宇宙航行的文字版。它仿佛就是在無限廣袤而又無限寒冷的深空里踽踽獨行的藍色空間號、萬有引力號、青銅時代號、自然選擇號們。
人類最大威力的核彈在太空中的爆炸,只不過就像來自《絕世天劫》的截圖,只是極小范圍里的一朵極小煙花,毫無摧枯拉朽的威力,更像是一只脆弱的藍色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
被拋棄在太空中飄浮的宇航員,老讓我想起冥王星上的程心、艾AA和老年羅輯。
在無限黑暗的太空里飄蕩的四人組,讓帕斯卡爾的那句話成為人類這個低級文明的一個注腳:那些無限空間的永恒沉默使我充滿恐懼。
用卡爾·薩根《暗淡藍點》里那句著名的話來做個小結。
當人類飛行器旅行者1號從64億公里外回望地球拍下一個“暗淡藍點”的時候,卡爾·薩根寫下這句話:“我們從外太空拍到這張照片,細心再看,你會看見一個毫不出奇的小點。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jīng)有過的每一個人,都在這個暗淡藍點上度過他們的一生。我們的歡樂與痛苦聚集在一起,數(shù)以千計的自以為是的宗教、意識形態(tài)和經(jīng)濟學說,所有的英雄與懦夫、文明的締造者與毀滅者、國王與農(nóng)夫、年輕的情侶、母親與父親、滿懷希望的孩子、發(fā)明家和探險家、德高望重的教師、腐敗的政客、超級明星、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個圣人與罪犯,都住在這里——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沒有任何暗示,從別的什么地方會有救星來拯救我們脫離自己的處境。”
【四季書香】
追隨心中的夢
——讀《小婦人》有感
——讀《小婦人》有感
監(jiān)利新教育21級4班 夏語涵
馬奇家四個姐妹,性格迥異。四個女孩經(jīng)常做一些驚天動地的事。馬奇姑婆經(jīng)常說:“如果你們這樣做,我就不把我的遺產(chǎn)分給你們。”雖然家境貧窮,但是,這四個女孩卻從沒有因為這句話而改變。他們雖然沒有實現(xiàn)自己幼稚的空中樓閣般的愿望。但是,最后她們都成為了人們所喜愛,而又尊重的人。
她們善良、堅持自我。盡管馬奇一家家境貧寒,但是遇到了更加艱難的胡梅一家時。母親總是在他們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不僅是善,孝在四姐妹身上,也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喬在得知父親病后,放棄了自身唯一的“財寶”——“秀發(fā)”,將其賣出,換了些錢,好使父親盡快恢復。這一切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上,我們也能做一些犧牲和奉獻:遇到街上乞討的老人,或許可以將手中的零錢給予;面對辛苦勞累的父母,或許可以遞上一杯暖心的熱茶。
書中的主人公是喬。J.K.羅琳曾說過:“在讀《小婦人》之前,我從未發(fā)覺一個人與我如此的相像,我就是喬·馬奇。”她是一個風風火火的女孩,在父親奔赴戰(zhàn)場的家庭中,扮演著男子漢的角色。雖然有時會被不認同,做一些傻事,但是她在經(jīng)歷風雨和磨難中一點點地改變。同時堅持著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被旁人的三言兩語所迷惑。
喬與《假小子戴安》中的戴安頗為相似。戴安留著短發(fā),把自己打扮成了假小子,扮演著家庭中唯一的男子,即使在與朋友玩耍被戲稱為“野獸”,也沒有違心的改變,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亦是現(xiàn)身說法了:如果不放棄,終將會成功。此書的作者只是一名普通女性,出生在美國一個貧寒的家庭,但即使是這樣的處境,她并沒有放棄,在36歲時書寫出了每個女孩都會讀的經(jīng)典《小婦人》。
努力追隨心中的夢,終將會抵達成功的彼岸。
大雜院里的人間四季
淮安外國語22級12班 張紫涵
書中自有時間似流水般流轉,四季輪回交替。《駱駝祥子》里的春夏秋冬,頗有深味。淮安外國語22級12班 張紫涵
“春已有了消息,樹枝上的鱗苞已顯紅肥。但在這個大雜院中,春并不先到枝頭上,這里沒有一棵花木。在這里,春風先把院中那塊冰吹起了些小麻坑兒,從穢土中吹出一些腥臊的氣味,把雞毛蒜皮與碎紙吹到墻角,打著小小的旋風。雜院里的人四時都有苦惱,人們現(xiàn)在才敢出來曬曬暖,年輕的姑娘們到現(xiàn)在才把鼻尖上煤污減去一點,露出紅黃皮膚。婦女們才不甚慚愧的把孩子們趕到院中去玩玩……”
北平的春天,或許也有花紅葉綠,也有藍天白云?衫仙釁s將視線放在了角落——那個時代底層人所住的大雜院,將視線放在起了麻坑的冰、穢土中的腥臊氣味、墻角的雞毛蒜皮與碎紙上。
大雜院中大多數(shù)人眼中閃現(xiàn)的,不是生命與活力,不是欣欣向榮,而是漲價的糧米,是天又加長,老人不能老早躺下,用夢去欺騙著饑腸,是長老的虱子從棉花疙瘩里爬出……
他們顧不上去靜賞一朵花苞在枝頭綻放,去抬起頭對湛藍天空,慵懶白云沉思出神,擺在他們眼前的只是臟亂不堪的雜院,只是現(xiàn)實中的種種無奈與柴米油鹽。
印象深刻的還有冬天,那個老馬與小馬兒。
揚揚大雪飄灑北平,窗上凍著一層冰花,小茶館門窗關嚴了煤氣、汗味與煙卷的干煙。老者馬緩慢推門,裹挾一身寒氣在車夫們的注視中走進。
再到白茫雪中小馬兒與老者抄起車把離去,不甚明亮的燈下在風中搖曳的兩個身影……
于是那個冬天有富人圍爐火相聚、飲酒甚歡,也有身影消失在風雪中的老馬與小馬。
夏秋也并未給角落中的人們什么。
一次夏日暴雨,狂風閃電塵土,祥子于水中一步一步費力將車向前拖拽,回家后大病一場,而大院中的病人也非只他一人。
此后秋日,風也蕭蕭吹著,祥子生上幾天病,未好利落便強撐著去拉車。為什么呢,大概是要強吧,不愿相信如今自己落此地步。可也抵不過現(xiàn)實,又病上一場,他就這樣反反復復地過下去。
最終祥子墮落,故事落幕,四季卻仍在交替變換。
春日草長鶯飛,夏日夏花燦爛,秋日紅楓艷艷,冬日銀裝素裹?蛇@與角落的人們又有什么關系?雜院中的四季從來使人發(fā)愁,或是悶熱如蒸爐,或是凜冽有寒風。怕是只有稚子才會為某個季節(jié)的到來而悄悄欣喜,但他們大多也會步祥子的后塵罷了。
紙頁人間
淮安外國語21級5班 殷雨之
思緒夾雜于書頁間,情思細膩,纏繞、牽扯不清。倏忽間遠方微明浮現(xiàn),伴著透骨冰冷,撫亂薄紙。我仿佛游走在茫茫雪原,隱約傳來清茶流轉、杯壁碰撞之聲,回首,望見一位趕路者正大口吞飲溫茶。淮安外國語21級5班 殷雨之
“吹落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每根神經(jīng)松弛,情思流溢。張曉風攜著她柔宛的文字撫慰著我的心。我感知萬里雪原中冰冷苛刻的品茶美學正涌動著溫情,吞茶的人正被茶香包裹。香茶滾燙,燙出一番人間真情。
書和生活融匯著,思緒銜接著現(xiàn)實與夢想。曉風,她的暖,夾雜在紙間,滲入我的心。忘卻幾月幾旬,我的眼下只有如碎玉般堆積的雪,寒冰里冒出這么一絲熱息,甘醴甜酒在北海道把香暖傳遞給她,而她在紙頁上正把這些香暖給予我們。“在寒困只合冬眠的剎那,一碗甘醴,讓我徹底醒了過來。”她言:“云在青天水在瓶,好的不只是云,而是青天上的云;好的不只是水,而是凈瓶里的水。”
心緒繁雜,似乎走入回憶里,夢里江南,水巷穿梭,一派人間恬靜,細雨聞也清甜,雨水劃落屋檐,上掛長條橫幅——“人間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在清風中飄動。
所以好的不只是江南,而是江南里的書卷氣息濃厚的、恬靜的、紙頁人間。思緒迷離飄散,書頁托著我人間流浪。文字里外,是作者鋪散在紙頁間的人間觀覽,詩意人生。
“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書里書外,古代女子正踏上秋千觀綠水橋平,鄉(xiāng)鄰友人正享受方寸陽光,閑拉家常。泛黃書頁,暗淡燈火,足矣。俯身斜靠墻角,不挪半步卻跨越時與空,一切情與意又纏繞在夢里。“人間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橫幅下,老人步履輕緩,置幾疊書卷,輕拭塵灰,撫紙惜頁,墨香縈繞水臺暗暗飄散。
尋覓著墨香一角,古舊老店下魚戲蓮葉。輕雨滴落,再轉身,老人整理書卷的背影溫柔破散。“惟讀書,心之所念。”我在紙頁與夢里徘徊,憶起舊時藏書,點墨于紙上,于此一瞬,心靈震顫。宣紙上詞句在日光照映下喚我走入這個世界,溫暖、市井、高雅、復古、稚氣的語言引領我來到紙頁人間,觀凡塵煙火。
窗外萬家燈火,我捧著書卷,走出門外,仰望前路,觀尋“詩和遠方”,紙頁與人間。
【心之所向】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永嘉翔宇小學 汪海波
近日,我在讀蘇軾,讀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陳鵬的《蘇東坡傳》,還有江曉英《蘇東坡——最是人間真情味》,于是想寫下點什么,給自己一絲慰藉。
永嘉翔宇小學 汪海波
心之所系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是蘇軾對歷史的追憶,也是人生的覺悟,人生在世,除了生死,都是浮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是蘇軾第一次和弟弟分別時對人生的感悟,人生處處是別離,都是飛鴻雪泥,大雁飛過,誰還能尋找到它曾經(jīng)的樣子呢?“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下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早在赤壁下,蘇軾就論述了“變”和“不變”的玄妙之門,這應該是他能從蠻荒之地,天涯海角回來的精神支柱吧;“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我最喜歡的句子……無法寫完所有的妙語佳句。余秋雨先生說過,讀萬卷書是在尋找歷史中那個自己,行萬里路是在尋找遠處的那個自己。北宋的蘇軾就是我心中的那份牽掛。
夢之所許
被公認為天下第一悼亡詩的《江城子》,字字含淚,句句箴言。十年后的某天在夢中遇見曾經(jīng)的愛妻王弗,如今已經(jīng)陰陽兩隔,不禁讓人淚眼婆娑,潸然淚下。字字句句聞者傷心,聽者落淚。一切都歸于夢境。雖然蘇軾深通儒釋道三家真諦,用儒家修飾自己的心智,用佛家凈化自己的靈魂,用道家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蘇軾的理想只能在夢中實現(xiàn)了。
人之所向
蘇軾每到一個地方,都很快和那里的人打成一片,不管是圣賢之士,還是山野樵夫;無論是滿腹經(jīng)綸,還是不識一丁,都統(tǒng)統(tǒng)能談天說地,沒有絲毫隔膜。“要不孤獨,要不庸俗”,這是叔本華說的。在蘇軾身上,這兩者是兼容的。《后赤壁賦》中,他獨自一人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攀上陡峭的懸崖,俯視江上,大聲的長嘯,草木為之震驚,高山與其共鳴。
當他被陷害入獄時,那個獄卒每天給他洗腳時加點熱水;當他被貶黃州,陳太守的兒子陳慥和他成了莫逆之交;當他被貶惠州,與世隔絕,惠州的東、西、北五縣太守,不斷給他送酒送食物,同鄉(xiāng)道士陸惟謙不遠兩千里,徒步前來看他;當他被貶儋州,即將克死海外,縣官張中,用公款為他建造房屋。當他從蠻荒之地歸來,很多人翹首期盼,想目睹這位名人風采。當烏臺詩案發(fā)生后,杭州人民自發(fā)給他祈禱,希望這個名滿天下的詩人能度過難關。
我把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作為自己的根本書籍,希望能從書中學到他的一點半點,讓自己獲得心靈的滿足與平靜。
不滿足的智慧
淮安外國語21級5班 徐子涵
總忍不住牽掛他的玫瑰花有沒有被吃掉,猜測著他又去哪個星球探索。永遠不滿足于現(xiàn)狀的小王子,其實是個智者,點亮我的冬日。淮安外國語21級5班 徐子涵
用火山做飯,一天看四十七次日落的身影不愿再守于一隅,從此奔赴美好的成長。
“請給我畫只綿羊吧。”一次次地請求著,一只“裝了很多很多草”的箱子與綿羊屬于他。正是小王子的執(zhí)著伴隨他走過六個星球,對未知的世界有了新的認識。
在只有四根刺保護的玫瑰前,小王子無限溫柔,甚至用屏風相護。他讓自己終于學會細嗅清芬。再多的關懷與陪伴也不應單向付出,所以離別的一刻,他方能藏住自己的眷戀。
盡管不滿足可能帶來絕望,可彼日那些失落也變成了意味深長。面對千朵一模一樣的玫瑰花園,他的玫瑰似乎什么也不是了。“王子”一詞黯然失輝,無法讓他的尊嚴被保護。也許是心靈空虛,小王子迫切地尋求朋友,金紅色的智慧身影闖入他的生命。馴養(yǎng),連接心與心,使得小狐貍需要他,他也就是不可或缺的了。生如夏花之燦爛,在于與他人的聯(lián)系,在于對他者的價值。正是付出與欣賞,讓生命雖平淡卻永不敗落。就算只有一朵玫瑰,因為他的用心,小王子才變得“富有”。人生的意義與真諦往往不在他處,就在點滴的相伴、付出里。
一個看重權威的國王,一個為忘卻羞愧又自我麻木的酒鬼,還有記得鎖住星星數(shù)字的“蘑菇”,有什么樂趣嗎?他們曾經(jīng)也是孩子,卻永遠沉浸于現(xiàn)狀。點燈人有自己的職責與信念,只可惜,這個小小的星球甚至擠不下路燈和兩個人。
因為不滿足,離開只走幾步便是一覽無遺的家,在死神之蛇的身旁無所畏懼。讀懂生活,尋找與自己同頻共振的心。小王子屬于B612小行星,更屬于心中尚存求索智慧的人們。
舉目遠眺,漸漸懂得了“不滿足”的智慧,不停止追尋的腳步,謙虛地探問,上下而求索。
【雜花生樹】
我們總是喜歡在回憶過去時感嘆:要是當初那樣就好了。如果再重新回到那個岔路口,你還是會堅定地走這條路。“不必太糾結于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人生沒有無用的經(jīng)歷,當你經(jīng)歷過一些事情后,眼前的風景已經(jīng)和從前的不一樣了。”
——監(jiān)利新教育21級19班 郭天騏
人們總是說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可日子再怎么相近,也終究是連不成一片的。時間總是會風化一個人的,是焦枯了的、破碎了的心靈。在過往的風里,無病呻吟的太多了,那些嘈雜的聲音抓撓著我的心。
——監(jiān)利中學21級20班 楊楚格